三里屯位于朝阳区东部。因距内城三里而得名。现在因为三里屯酒吧街而出名。三里屯酒吧街是北京夜生活最“繁华”的娱乐街之一,是居住北京地区的老外们以及国内名流大款经常光顾的地方。三里屯最初以汽配、服装市场闻名,后来,逐渐成了酒吧街。该街毗邻包括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法国、比利时、德国等在内的79个国家的使馆,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、人口基金署等7个驻华机构邻近。
据说在三里屯周边3公里的范围内“扎堆儿”着全北京40%以上的酒吧,这意味着约200家酒吧的规模。实地走访发现,整个酒吧街上有酒吧30多家,“扎堆儿”的200多家酒吧正在向三里屯两侧的胡同里延伸。在这里,你很容易找到不夜的北京。
三里屯是北京最早的酒吧群落,这里出现第一家酒吧是在1989年,三里屯地区最早的酒吧出现在南三里屯,而形成气候、名声最响的是三里屯北街。由于三里屯北街毗邻北京最大的使馆区,老外就成了北街酒吧时间最久的固定客人。近几年,本地的白领、演艺界人士,乃至外地旅游者也成了酒吧街的常客。酒吧街的固定客人队伍正在扩大。三里屯的胡同里的小店,大多出售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东西,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,追求个性的男男女女很喜欢这里。更重要的是,这里的购物气氛就像其酒吧一条街一样,充满着慵懒、色彩与独特。
雍和宫旧址原为明代内官监官房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l693年),成为皇四子胤禛的府邸。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内城的东北角即雍和宫大街路东,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,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。该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。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、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,400平方米,有殿宇千余间。创建於清康熙年间,距今已有300年历史。雍正驾崩后,乾隆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喇嘛寺。
雍和宫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,曾是雍正继位前的府邸。雍正继承皇位后,将其中一半改为黄教上院,一半作为皇帝行宫,后行宫遭火焚毁。雍正三年(1725年),把上院改为“行宫”,赐名“雍和”。乾隆九年(1744年),雍和宫正式改为喇嘛庙,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的中心。
雍和宫南北长近400米,占地约6.6万平方米,具有将汉、满、蒙、藏等多种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。整个寺庙可分为东、中、西三路,中路位于南北中轴线上,由南往北,依次为牌楼院、昭泰门、天王殿、雍和宫殿、永佑殿、法轮殿、万福阁等建筑。
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法轮殿内的五百罗汉山,五百罗汉由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五种金属制成,布满了山间的每一个地方,整个雕塑犹如仙境一般,是雍和宫的“三绝”之一。万佛阁供奉的木雕巨佛“迈达拉佛”高18米,加上埋在地下的8米,共有26米高,也是雍和宫“三绝”之一。雍和宫还保存有其它大量的佛教文物和资料、图片。
地坛又称方泽坛,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。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(公元1530年),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“皇地祇神”的场所,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。坛内总面积37.4公顷,呈方型,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、天青地黄、天南地北、龙凤、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。地坛现存有方泽坛、皇祇室、宰牲亭、斋宫、神库等古建筑。
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,1928年改称市民公园,后荒废,1957年恢复公园并称地坛公园,1981年以来,国家投资对古建筑进行了复原整修。1984年5月地坛公园正式售票开放,并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,2006年6月10日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园内共有植物116种,草坪面积11.4万多平方米,绿化覆盖率达72%,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68株,其中300年以上的古树多达80棵。
每年农历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七,会举办地坛庙会,届时会以古坛风貌为依托,开展一系列颇具民族、民间、民俗特色的精彩活动。此外,一年四季的四次书市也是这里的一大看点。
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一座蕴含浓厚文学气息的标志性文学建筑,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资料中心,及博物馆、图书馆、档案馆于一身。文学馆现共有藏品38万件,目前已建立的有巴金文库、冰心文库、俞平伯文库、丁玲文库等中国大陆、港、澳、台及海外华人作家的文库共81座。
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花园塑立着老舍、郭沫若等十三位大师的雕像。现代化的新馆拥有52个文库,藏有巴金、冰心、丁玲、周扬等众多现代作家的著作、信件和收藏书籍,有藏品30余万件,其中有书籍杂志、报纸、手稿、书信、照片、录音录像带和文物。设有4个展厅,展出有“20世纪文学大师风采展”、“中国现当代
文学展”和“作家文库展”。
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在总体布局中,将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庭院组合和江南园林建筑的造园手法相结合,并融入了一些彩灯、暗流、涌泉和椭圆形社交广场等西式文化,在绿意缭绕的建筑周围有文学大师们的青铜雕像散落其间,使整个建筑组群的平面和空间活泼多变,极富现代感,又有历史的文学气息。屋顶的设计上更有独到之处:传统的双坡和四坡攒尖的屋面都不到顶,省去了顶尖部分的无用空间,在顶部开辟了各种形状的采光天棚,大大丰富了室内空间和光影变幻;从外部看,更形成了双屋顶脊或三角形屋脊,再结合传统屋脊鼻子,大大丰富了建筑的外部形象。
亲爱的客官,您好!
系统检测到 的手机在近期提交过相似需求,为避免平台会议顾问重复打扰到您,请您确认此需求是否重复,如非重复需求,可点击“非重复需求,确认并提交”。
本次会议需求
活动城市:
活动类型:
活动时间:
活动人数:
活动预算:
其他项目:
提交时间:
VS
相似会议需求
活动城市:
活动类型:
活动时间:
活动人数:
活动预算:
其他项目:
提交时间: